Page 70 - 012
P. 70
文史長廊
欣賞過郭導(dǎo)作品后,看到了一篇關(guān)于他的專訪: 磨滅的印記,生活中的種種細節(jié)就足夠說明一
郭柯/導(dǎo)演、編劇代表作/《三十二》、《二 切?!熬拖駭?shù)數(shù)一樣,我不用告訴你一二三四
十二》如果以“慰安婦”為關(guān)鍵詞搜索,你還 了,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就從五開始講,講五
能看到“慰安婦不堪蹂躪”、“求死不得”、“ 六七八九,講她們的現(xiàn)在時。”
慰安婦的血淚控訴”……等等。這一圈看下來, 勿忘九一八 整裝再出發(fā)(新華社)
她們的生活似乎真的只剩下了痛苦與折磨。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fā)90周年。90年不短,
我們端起歷史的望遠鏡能夠更清晰地回望,獲
得更深沉的思考;90年不長,九一八就像矗立
在歷史長河中的記憶坐標,發(fā)出“安不忘危,
治不忘亂”的警示。
九一八,這是讓所有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
子。1931年9月18日夜10時許,日軍自爆南滿
鐵路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炮轟北
大營,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fā)。
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怕挨打也
會挨打,不抵抗會被痛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但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爱?dāng)你真的接 會的舊中國,經(jīng)濟落后,政治衰敗,人為刀俎
觸到這些老人以后,你根本想不到她們是什么 我為魚肉。國難當(dāng)頭,大敵當(dāng)前,“攘外必先
‘慰安婦’。她們就跟普通老人一樣,就像是 安內(nèi)”置民族大義于不顧,“不抵抗政策”等
我們的家人,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苦大仇深。 同于開門揖盜,釀成了奇恥大辱,造成了國家
”這是郭柯拍攝時,那些老人們留給他最大的 難以估量的深重災(zāi)難。
印象。所以更多的時候似乎是我們,或者準確 九一八事變后,以錚錚鐵骨戰(zhàn)強敵、以血
地說,我們當(dāng)中那些善用媒體或者有話語權(quán)的 肉之軀筑長城,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
人,認為她們應(yīng)該是慘痛的、悲憤的。基于維 大勝利,開啟了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
護民族自豪感的需要,基于發(fā)泄民族主義情緒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的需要,“慰安婦”這個詞,便成為了一個最 90年過去了,但九一八作為心頭抹不去繞不開
趁手的話語武器。 的一道傷疤,中國人民永世不忘,永遠銘記。
“我覺得尊重她們要擺在最前面的,因為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書寫。在成功實現(xiàn)
她們是長輩是老人,晚輩對長輩應(yīng)該是這么個 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
態(tài)度?!薄拔覀兤鋵嵰餐耆梢宰龅侥菢?,讓 開啟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之
老人們說出那些殘忍的經(jīng)過,把片子拍得很“ 際,中國人民有骨氣、有信心、有能力,做好
血腥”。但我會想,將來有人看到這樣的片子, 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捍衛(wèi)來之不易的和
他們會怎么想?或者過個5年、10年我再去看, 平。
我心里會想‘原來你就是那樣的人啊’。所以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回望九一八,就是
你是一個什么的心態(tài)去面對他們,我覺得這個 要樹立歷史思維,牢記歷史警示,獲得歷史智
很重要?!钡绻チ恕拔堪矉D”這頂她們 慧,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勇于戰(zhàn)勝
被強扣上的“帽子”,這樣一群老人還有記錄 一切風(fēng)險挑戰(zhàn),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
的意義嗎?對于我的疑問,郭柯認為,其實凡 夢奮勇前進!
事都是有因果聯(lián)系的,她們的經(jīng)歷是一道不可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