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002
P. 59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hù)太平
觀眾、而非攻下海外市場,武士道缺席的劍道,神 本元素,多半集中在電影的上半部;但當(dāng)電影進(jìn)入下
性缺席的相撲,宅精神缺席的Cosplay花車游街—— 半段,隨著推理情節(jié)線逐漸收攏、故事走向解密高潮
這并不是創(chuàng)作者的文化傲慢,遑論霸權(quán)。導(dǎo)演或許 后,作為背景的日本逐漸淡去乃至消失,只留下還說
僅僅是真的沒工夫琢磨本真的日本,更沒心思鉆研 著日語的主人公讓我們能記起故事發(fā)生在東京。如果
真正的本格推理。 說“挪用”,《唐探3》毫無疑問地是在挪用;但如
雖然文化批評家們無比精純的后殖民、文化霸 果說陳思誠以強勢文化的姿態(tài)借用、改造、消費日本
權(quán)的理論武器似乎用不上了,但《唐探3》以異國 文化,顯然又非如此。
文化來粉飾點綴,仍有一項“罪名”可供探討:文 在全球化乃至東亞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今天,文
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 化的融合、抵牾、雜糅隨處可見。以向全球推廣自身
文化可不可以被挪用? 旅游(尤其通過電影)的服務(wù)業(yè)經(jīng)濟(jì),不可避免地與
2018年,美國導(dǎo)演韋斯·安德森(Wes 文化挪用、乃至東方主義產(chǎn)生摩擦。而歐美近年來流
Anderson)的《犬之島》(Isle of Dogs)上映,這 行的民粹主義以及反全球化潮流,卻又全然拒斥經(jīng)濟(jì)、
部以日本為背景、有大量日語對白、高密度致敬日 文化上的多元與交流。
本文化的定格動畫電影,卻被歐美文化評論家貼上 善于將全球地標(biāo)變成美國故事背景板的好萊塢,
了“文化挪用”的標(biāo)簽。 在此洪流中也顯得進(jìn)退失據(jù)——似乎只有由韓國人(奉
所謂“文化挪用”,往往指代強勢文化(如美 俊昊)講述的韓國的資本主義階級故事(《寄生蟲》)
國電影文化)借用、改造、消費弱勢文化(如日本 能博得一片喝彩,而由韓裔美國人(李·以薩克·鄭
文化)的一種行為。相比于“東方主義”對東方的 [Lee Isaac Chung])講述的韓裔美國人的故事(《米
他者化、奇觀化、妖魔化乃至濃厚的殖民主義,“ 納里》[Minari])卻聲勢不隆。日本科幻二次元《攻
文化挪用”對東方文明則少了些惡意和好奇,多了 殼機動隊》、《阿麗塔》(改編自《銃夢》)的美版
些基于自身歐美立場的贊嘆與凝視,但仍不落刻板 改編更是惡評如潮,而一波三折的迪士尼真人版《花
印象的窠臼,樂于將異國風(fēng)情的元素胡亂拼貼。 木蘭》(Mulan)更是讓中國觀眾大跌眼鏡。
《犬之島》里的日本元素除黑澤明、葛飾北齋 但《唐探3》卻似乎沒有這種包袱,它以無招勝
外,多半也是壽司、相撲、太鼓、拉面這種“游客 有招的策略,無意間將“文化挪用”的指摘消弭于無
眼中的日本”;此外還不乏白人女性拯救日本、蘑 形:電影本身就是以兩名中國游客偵探的視角、以走
菇云這類似乎會撥動日本人敏感神經(jīng)的情節(jié)設(shè)置。 馬觀花的游客心態(tài)進(jìn)入東京這個高度國際化的都市,
一言以蔽之,《犬之島》仍舊不過是一個披著日本 他們的目的本身就并非來體驗“大和文化”,更無需
浴衣的美國故事,安德森對日本文化更多的是信手 透徹地展現(xiàn)日本文化的精髓。甩掉人文包袱的《唐探
拈來的挪用,而非心悅誠服的融入。但《犬之島》 3》,不用在文化層面上將中國故事與日本元素融合,
在日本本土并未遭到鋪天蓋地的批判,甚至多數(shù)日 反而勾兌出了一部足夠熱鬧、也足夠無腦的春節(jié)檔喜
本人也都表示了對電影中日本元素的喜愛。文化平 鬧劇,既沒有冒犯他國文化,也兼顧了本國百姓的
等原教旨主義者們一邊高喊著文化多元融合,一邊 春節(jié)觀影場景,似乎成為了“東方主義”的《摘金奇
又較真地唧唧歪歪文化多元融合后的每一個細(xì)枝 緣》、“文化挪用”的《犬之島》之后的新世代電影
末節(jié);倒是“無意識”的日本普羅觀眾并不介意。 全球化的第三種道路。
文化批評家們執(zhí)著于事事正確,但何時又能不止于 國人討厭迪士尼新版《花木蘭》,是討厭它未經(jīng)
圈地自萌? 大腦地將一個中國故事套上“氣”與“無”的東方玄
那同樣“挪用”了大量日本符號的《唐探3》 學(xué)外殼,買一套漢服,CG一組重檐廡殿頂?shù)慕ㄖ?,? 有無“文化挪用”呢?有無改造、消費日本文化呢? 粗暴地嫁接到好萊塢每年量產(chǎn)500部的美式故事情節(jié)
《唐探3》中眼花繚亂、甚至有堆砌之嫌的日 上。但似乎沒人會在意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55